-
【聊聊咱的身边人】“职”等你来!华理辅导员这样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快车道”“疫情当前,作为一名毕业班辅导员,我更是要全力以赴、主动出击,也希望同学们都能赶紧行动起来,选对路、走好路,向着目标努力冲刺!”当就业与抗疫不期而遇,264位毕业生的前路抉择成了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顾益江最为挂心的事情。他以行践言,在“云端”搭起“连心桥”,助力毕业生驶入“就业快车道”。用真心与学生相伴3月初,考研初试成绩放榜,很多对分数不满意的同学已经开始放弃研考之路。然而,根据顾益江以往的经验,一些自认为成绩不满意的同学往往可以进入复试。于是,他第一时间拿到同学们的考研时间: 22-08-16 浏览次数:454
-
【创新前沿】《自然—通讯》报道我校有机物电氧化催化剂服役行为研究新进展近日,我校李春忠教授团队在有机物电催化氧化过程与催化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Insights into the activity of nickel boride/nickel heterostructures for efficient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发表在《自然—通讯》(Nat.Commun., 2022, 13, 4602)。由于阳极析氧反应(OER)动力学缓慢以及其反应产物经济价值不高,近年来热力学上更有利发生的有机物氧化反应(如甲醇氧化、5-羟时间: 22-08-16 浏览次数:457
-
我校联合上海市科学学所发布《碳中和前沿2022》在8月5日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2022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上,我校科协主席涂善东院士与上海市科委谢文澜副主任、上海市科学学所所长石谦联合发布了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我校协作完成的《2022碳中和前沿》成果报告。本次发布延续2021年以来与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合作,在华东理工大学钱锋院士、华东师范大学钱旭红院士、欧洲皇家科学院严晋跃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汪华林教授的顾问支持下,更新了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中旬全球各国在战略前沿、技术前沿、示范前沿和上海城市碳中和方面的创新进展,深入挖掘出“建设碳中时间: 22-08-16 浏览次数:3135
-
军训、开学季体验“灵活采样”,12辆五菱核酸采样车交大校园“上岗”8月15日,由五菱汽车向上海交通大学正式交付的12辆核酸采样车正式“上岗”,让师生体会到了“灵活采样”的便利。此次批量交付的核酸采样车将用于保障学校及附属医院更安全有序、高效便捷地开展检测工作,为校园防疫助力。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伟明,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用户关系总监刘琰出席交车仪式。“采样车可以直接开到宿舍区和办公区,非常方便。”这批率先上岗的核酸采样车移动便利,外观标识突出,每辆车设计了2组扫码、采样窗口,可以直接开到校内不同地点,使核酸采样从原先的“人找点”变为“点找人”,大大提高了采样时间: 22-08-16 浏览次数:362
-
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答辩专题交流会举行为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积极做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答辩的组织工作,提高项目答辩的质量、提升申报成功率。8月12日下午,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前沿创新研究院线上举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年度项目答辩专题交流会”。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出席会议,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小勤,前沿创新研究院院长赵一新、分享经验的评审专家和项目负责人、各学院分管科研负责人、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科研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申报人员近40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赵一新主持。朱新远在讲话中指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校面向国家需求主动利用学科交叉时间: 22-08-16 浏览次数:483
-
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交二代”空中课堂暑期亲子学习营顺利结营8月6日,“交二代”空中课堂暑期亲子学习营结营仪式在零号湾创想600G栋108会议室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上海地区近六十名优秀营员及校友家长出席。结营仪式由校友总会办公室副主任张立强主持。本届“交二代”空中课堂暑期亲子学习营历时两周,累计吸引来自上海、江苏、广东等十余个地区487名“交二代”参与,课程播放量突破30000次。此次空中课堂课程共分为《聆听!思源往事》《讲述!交大故事》《代码!编程解密》(初级班、高阶班)《研学!交大智慧》4大模块,实现小学至高中学龄全覆盖。课堂上,营员们通时间: 22-08-16 浏览次数:333
-
今天抗战胜利77周年!勿忘历史,吾辈自强今天是抗战胜利77周年,让我们重走一回复旦爱国救亡之路,回望烽火中的复旦。1938年,在抗日战争的连绵烽火中,地处上海江湾的复旦校址被日军炮火炸成废墟。为了保存教育科研火种,复旦师生被迫踏上内迁之路,经过千里跋涉、辗转迁徙,最终在北碚夏坝建校复课。1939年兴建的登辉堂,今基本完好。80年代被重庆市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在大后方,复旦师生弦歌不辍,书写下战乱中进步求学的动人篇章。1938至1946年间,复旦增设十余个学系,并于1940年设立农学院。为了服务战时需求,开办译训班,开展各类研究项目。颠沛流离并没有时间: 22-08-16 浏览次数:405
-
肿瘤医院马延磊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揭示青年肠癌肠道菌群、代谢物及细菌酶基因特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2科马延磊教授领衔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揭示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青年肠癌(早发性肠癌)与发病年龄大于50岁的老年肠癌(迟发性肠癌),在肠道菌群谱、代谢谱、细菌酶基因谱改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基于“细菌-代谢物-细菌酶基因联合”标志物开发诊断模型,未来有望通过粪便样本,实现对青年肠癌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精准检测,进一步推动基于菌群的诊断策略在临床一线的转化和应用。这项探索性研究工作,为了解青年肠癌发病机制,为探索适合青年人群肠癌早筛、早诊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方向。相关研究成果时间: 22-08-16 浏览次数:417
-
我校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署成立“可持续时尚中心”合作备忘录近日,在2022年“地球表白日”来临之际,我校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共同举办“「衣」起行动,共创未来——2022可持续时尚论坛”,邀请多位行业内外重量级嘉宾以线上论坛的形式,一同梳理从绿色生产、设计、消费到循环再生等全价值链趋势,分享行业实践经验。(俞建勇校长致辞)东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应邀参会并致辞。会上,俞建勇首先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对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向纵深演进,可持续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行业不容忽视的主流时间: 22-08-15 浏览次数:363
-
电气学院赴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考察交流8月9日,电气学院院长荆学东、教务处副处长曹开田,电气学院副院长陈岚、钱婷婷及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教师等赴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考察调研,受到中心主任张力天、副主任李颖等热情接待,双方开展座谈交流。荆学东介绍了学校及学院概况,就双方开展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交流融合、协同育人等事宜表达了合作意愿,希望通过专业认知培训、课程案例导入、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探索集成电路新专业发展新模式,以更好的紧贴市场需求,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开展学生及学生家长满意的专业教育。张力天表示,上海时间: 22-08-15 浏览次数: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