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疫进行时]“疫”起相守线上公益讲座系列第三讲《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之间的关系》成功举办4月22日,“疫”起相守·线上公益讲座系列第三讲《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之间的关系》在腾讯线上会议室顺利进行。该系列公益讲座既是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建院二十周年活动的特别板块,也是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围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本场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孔祥俊教授主讲,刘维副教授主持,上海高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徐俊、中山大学教授谢晓尧、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黄汇、集佳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李擎评议。讲座开始,孔祥俊首先强调了法律理念和精神对解决法学研究中复杂的客观问题时间: 22-04-26 浏览次数:363
-
[战疫进行时]低碳战“疫”,守“沪”春天|低碳学院教职工的光与热低碳战“疫”,守“沪”春天。新冠疫情打破了上海的春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党总支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第一时间作出响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及时研判形势,制定出台了《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临港园区管理实施方案》《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临港园区应急处置方案》,学院作为地处上海临港新片区独立园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于3月19日正式开启了准封闭管理,全体低碳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开启了一场与病毒较量的斗争,这样的特殊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在疫情背后默默付出的逆行者——他们不忘初心,时间: 22-04-26 浏览次数:443
-
复旦科技增能抗疫,成果应用助力校园!紫外光消杀设备来啦学校门口,进校的药品放在传送带上,如同地铁安检一样经过“大箱子”中光线照射;食堂后厨,六边形的“顶灯”挂在装卸区和原材料加工区的天花板上,发出淡淡的紫色光芒……封闭管理以来的复旦校园,师生同心抗疫,检测、消杀、学习生活、志愿服务、后勤保障,都正平稳有序地进行着。这些天, 校园迎来疫情防控新“战友”,远紫外杀菌灯、远紫外消毒塔、紫外线物表消毒机等120多台紫外光消杀设备陆续到来。它们由复旦科技赋能,用特定波段的远紫外光作“武器”,消灭包裹上、衣物上、环境中的病毒;它们加入消杀一线,与复旦师生并肩战疫,一同时间: 22-04-25 浏览次数:336
-
24小时在线护航,为学子打通“就医用药”绿色通道“药品已收到,谢谢老师的帮助!”……近日,学校就医用药工作小组频频收到学生和家长的致谢信息。封控不封心,隔离不隔爱,这感谢的背后是学校一次次全力保障学生就医用药的“爱心接力”,为生命护航。快速响应,一条完整的就医用药链统计需求、确认余量、对接配药、专车接送、药品转运、就医安置……这是学校就医用药工作组每天工作的“标配”。校医院的医护人员线上问诊,辅导员上报需求和耐心安抚,保卫处和校车队提供运力支持,整个工作组在学校的有力指挥下及时响应、明确分工、高效运转。“这几份药是彰武的,这几份是铁岭的……”“嘉定的药时间: 22-04-25 浏览次数:540
-
进一步优化细化网格化管理,校领导走访调研邯郸、江湾校区一线现场4月24日,是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试运行第二天。如何进一步优化细化网格化管理?校党委书记焦扬、副书记尹冬梅及相关部处负责人走访调研南区、东区、北区的网格化管理情况。与此同时,4月24日江湾校区也迎来网格化管理试运行首日。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裘新、副校长张人禾及相关部处分别在上午、中午、下午,调研不同时段生活园区、工作园区的网格化管理情况。焦扬:查看邯郸校区各区域网格化管理优化情况上午,焦扬来到南区学生公寓附近,与网格内正在活动的同学进行交流,询问同学们学习、餐饮、生活保障等各方面情况。针对同学们时间: 22-04-25 浏览次数:329
-
阅读照亮未来——上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导师(学生)线上分享会顺利举办为进一步丰富疫情封闭管理期间的校园生活,促进校友职业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贯彻落实书香校园理念,持续开展经典阅读活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会联合学院团委学生会于腾讯会议室顺利开展了“阅读照亮未来·上财公管学院校友导师(学生)线上分享活动”。学校常务副校长徐飞教授、学院党委书记方芳教授、党委副书记周巧老师与本硕在校学生,与学院校友会会长杨玉成、秘书长邬咏梅、副秘书长兼文体发展中心主任李鹏程以及张君君、王韬和多位校友导师等近300人参与了本次线上分享会,会议由张贤琳校友时间: 22-04-25 浏览次数:246
-
王有基教授受邀担任国际期刊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副主编近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王有基教授受Elsevier旗下《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邀请,担任该刊副主编,这是本年度王有基教授受邀担任的第二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工作。《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是海洋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内容覆盖海洋和沿海水域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相互作用,致力于提供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新发现和见解,促进对海洋环境过程的理解。刊物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人为和自然因素作用下海洋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和机制。时间: 22-04-25 浏览次数:744
-
SISU|阳光下的“气泡”,是亮色的(二)编者按:在慢下来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挺身而出,用爱与力量守“沪”上外,共同筑起校园防疫“气泡”。他们是校园中的一抹亮色,每个人的点点微光,汇聚起来可以照亮整个校园。他们就是SISU最可爱的志愿者们。在校园战“疫”期间,迄今为止,松江、虹口两校区共计有 1600 余位同学加入“SISU学长”志愿者队伍。他们活跃在核酸检测引导、配餐送餐、后勤保障、楼宇服务和校园宣传等志愿服务岗位,服务时长总计超过23000小时。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位“SISU学长”的世界,看看他们的故事!毛睿2021级 新闻传播学院核时间: 22-04-25 浏览次数:775
-
"花该开的时候还是要开,我们也跟着大自然往前走吧!”编者按:截止4月18日,上外松江、虹口两校区在校师生共7344人,其中工勤人员550名。食堂师傅、保洁阿姨、绿化师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奋战在防疫抗疫最前线,全力服务保障校园平稳安全。当有人对他们说“辛苦了!”他们只是平淡的回答:“在学校里吃住都有保障,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免费提供,再加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做得非常好,我们在这里也感到很安心。”他们的朴实令人恻隐,他们的投入让人感慨:守“沪”SISU,你我同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做‘生活’的嘛"今天,我们再来讲两个和“生活”有关的故时间: 22-04-25 浏览次数:247
-
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国际中文日”活动当地时间2022年4月17日,响应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号召,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国际中文日”活动,由孔院本土教师Stella和孔院国际中文教师吕宜文组织。在活动中,“中国制造”小朋友项目组的学员们学习了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和简单的象形文字,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创作了一幅幅生动可爱的图画。此外,小学员们还体验了手工剪纸和国画等中国传统艺术,动手制作了简易版舞龙舞狮,并学唱中文儿歌《两只老虎》。时间: 22-04-25 浏览次数: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