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学院举办“风景遗产与旅游发展”线上专题论坛为丰富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学习科研生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艺术学院于4月2日举办了主题为“风景遗产与旅游发展”线上专题论坛。活动邀请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同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赵逵教授,山东建筑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姜波教授,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柔然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此次论坛为华东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学术系列活动之一,艺术学院以及来自全国风景、建筑、艺术等专业的3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线上论坛。论坛由艺术学院景观规划时间: 22-04-07 浏览次数:211
-
社会学院“国学大讲堂”第二讲结束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迎接校庆70周年系列活动之“国学大讲堂”文化讲座的第二场讲座近日圆结束。本系列活动旨在充实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学习生活,鼓励师生感悟国学魅力、积淀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第二场讲座由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社史与理论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俞慰刚教授主讲。他以“上海下海海纳百川——从上海的形成看上海精神”为题,向参与讲座的师生溯源上海城市精神的形成历程。图片说明:俞教授讲述上海城市精神的形成历程“为什么上海的简称是‘沪’呢?那就得从上海城市的形成历史开始说起。”俞教授时间: 22-04-07 浏览次数:233
-
化工学院开展“咖聊‘三传一反’,讲好化工故事”系列讲座面对本轮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两校区闭环管理挑战,化工学院全体师生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线”作战、双战双赢的工作思路,3月25日至31日,陆续推出“同心战‘疫’践初心,共‘课’时艰勇担当”系列活动第四弹——咖聊“三传一反”,讲好化工故事。该活动以70周年校庆暨化工学院25周年院庆筹备工作为契机,旨在深度挖掘学科内涵,坚定化工文化自信,扎实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活动通过学院公众号推送宣传,累计阅读量8000+;采用腾讯会议线上举办,通过“化工青年时间: 22-04-07 浏览次数:259
-
商学院召开本科生源质量提升研讨会为进一步提升本科生源质量,3月31日,商学院召开了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本科生源质量专题研讨会,商学院党委书记侯丽敏、院长马铁驹以及50余位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线上研讨,研讨会由商学院副院长宋渊洋主持。侯丽敏肯定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努力,目前商学院对口的招生省份以及商学院生源质量保持良好态势与大家的努力密不可分。她指出,在平行志愿录取规则下进一步提升本科生源质量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要深入研讨新形势下的招生策略,通过不断提升生源质量支撑学院成为国内一流商学院的愿景。她还从市场营销的视角就宣传团队的组织和招生宣传策略的时间: 22-04-07 浏览次数:228
-
化学学院开始专场讲座,提升学生表达与展示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与展示能力,4月5日,化学学院邀请外语学院的高攀老师与化学学院曲大辉老师开展了线上专题讲座。两位老师分别围绕“让表达力为你赋能”和“科技报告的制作与演讲”两个主题进行分享,获得了在场同学的一致好评。高攀首先举例讲述了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并从亚里士多德的演讲“三要素”入手,即Ethos(可信度)、Pathos(情感)、Logos(逻辑),分析如何在日常生活、人际对话和公众演讲中提升表达力,使表达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并让听众产生共情。最后,高攀还介绍了一些语言和非语言方面的技巧,帮助同学们时间: 22-04-07 浏览次数:238
-
【抗击疫情·一线报道】“疫”路有我,师者同行!华理老师在行动晨曦初露,他们早已在为同学们的早餐忙碌;山衔落日,仍满是他们奔波于校园的身影;漏尽更阑,巡查宿舍外围、排查安全死角,他们一丝不苟,迎难而上。疫情面前,校园里的逆行者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老师们纷纷化身“大白”“小蓝”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用行动传递温暖力量,诠释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有一种担当叫“让我来”学工部董碧岚7次全员检测,8次定点楼宇检测,每天重点人群检测,20%人员滚动检测……每一次,董碧岚都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她和同事们反复测算每个围合到达核酸检测点的步行时间,科学规划行进路线,大大缩短了学时间: 22-04-07 浏览次数:215
-
【聊聊咱的身边人】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来看华理这位大物老师的“空中课堂”图片说明:房毅课程视频“房老师讲话风趣幽默,线上课堂氛围很活跃,最重要的是上课全程都在集中注意力!”“房老师上网课毫不含糊,丰富的例题串联知识点,一点就通。”“总是替学生考虑,答疑解惑随时在线。”疫情期间,物理学院教师房毅将“大学物理”“热学”“欣赏物理学”3门课程的线下教学环节转到线上,让449名修读学生体验“空中课堂”的温度。从“在场学”到“参与学”,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知识与爱在“云端”传递。“线上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为此,房毅投入了大量精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时间: 22-04-07 浏览次数:227
-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医疗队出征,为虹口区近34万人完成核酸采样4月1日凌晨5时,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入口,24辆大巴车一字排开,第四人民医院核酸采样医疗队出发,奔赴虹口江湾、凉城、广中街道,为近34万人开展核酸采样工作。随着第四人民医院在浦东的采样任务顺利完成,按照上海市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四院作为虹口北部区域医疗中心,此次承担的核酸采样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临床科室和职能科室的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勇担重任,总务后勤、信息、保卫和物资保障等部门全力配合调配物资和车辆。3月31日晚,物资全部装车完毕。上海四院核酸采样医疗队队员中,包括医生、医技时间: 22-04-07 浏览次数:372
-
“倒春寒”的江湾校区,如此温暖|特殊时期,特别有爱3月31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发现人员核酸异常,一系列应急举措和保障行动迅速展开。江湾校区全体师生员工人不流动、足不出户,按要求有序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核酸检测,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提供每日三餐,由志愿者提供送餐服务。在春寒料峭时节,江湾校区师生一德,同心守望,让一抹抹暖色,成为校园的主色调。学生志愿者:闻令集结,为守护江湾校园贡献青春力量3月31日以来,“大白”的忙碌身影汇聚成校园里的一道白色暖流。在校园静态管理的关键时刻,他们在各点位间来回穿梭,串起校园的安全线、运输线、保障线,成为网格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存时间: 22-04-07 浏览次数:349
-
靠得住的“堡垒”,看得见的“旗帜”,复旦上医党员的战疫守“沪”|特殊精神,特殊担当战疫硬仗,党员先上。复旦上医及各附属医院党委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学校工作部署,动员号召全体党员勇面特殊时期,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发扬特殊精神,尽锐出战,勠力同心,竭尽全力守护人民安康、守护城市安全。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复杂。面对这场考验,无论在核酸检测、日常医疗救治、还是集中隔离点战线上,复旦上医党员们筑起靠得住的“堡垒”,竖起看得见的“旗帜”,坚定地负重前行,履行着党员的初心和誓言。党旗引领下医患的“双向奔赴”近日,网友们纷纷被一段来自闵行区一个集中隔离收治点的视频“刷屏”了。视频中,新冠感染者们时间: 22-04-07 浏览次数: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