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获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4份,样品顺利抵达学校经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评审,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审核,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通过了同济大学关于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的申请。样品2月14日顺利抵达同济大学,这也是我国月球科研样品首次抵达上海,标志着即将在同济大学启动和深化围绕月壤相关的科学研究。此次同济大学获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4份,其中细粒月壤粉末样品2份、岩屑样2份。获批月壤粉末和岩屑样品图(图片来自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任务后,于2020年12月17日凌晨时间: 22-02-16 浏览次数:216
-
复旦学子喜获迪拜世博会EarthAI竞赛冠军2月8日,迪拜世博会Earth AI(地球观测人工智能技术)竞赛结果于线上直播公布,复旦大学Holiday Coder(假日程序员)团队荣获冠军。Holiday Coder团队成员都来自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亚秋院士团队,分别为2021级硕士生蒲欣洋、宋婧多和2019级博士生贾赫成。复旦大学Holiday Coder团队:蒲欣洋、宋婧多、贾赫成迪拜世博会Earth AI竞赛共有9支高校团队参加,他们分别来自中国、意大利、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比赛于1月28日至2月4日举行,为期一周。时间: 22-02-16 浏览次数:416
-
4分钟内能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复旦大学魏大程团队研发新型检测方法,未来即测即走或将成为可能从采集到结果公布,最快需要2小时,这是目前通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需要的时间。日前,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魏大程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只需4分钟,核酸检测就能出结果。未来核酸检测,即测即走或将成为可能。北京时间2月8日,这一成果以《在未扩增样本中快速、超灵敏机电检测离子、生物分子和新冠病毒RNA》(Rapid and ultrasensitive electromechanical detection of ions, biomolecules and SARS-CoV-2 RNA in unamp时间: 22-02-16 浏览次数:391
-
一石多鸟,王建新教授团队研发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肺转移的多功能人参皂苷纳米制剂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最具侵略性且最致命的一种乳腺癌亚型,其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其中肿瘤转移占TNBC死亡病例的90%以上。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过程,“种子-土壤”学说是被广泛认可的转移机制,即把从原位侵袭至循环系统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ancer, CTC)比作“种子”,把CTC所处的转移微环境比作“土壤”。“种子”需要合适的“土壤”才可生长,CTC在适宜微环境的帮助下实现在转移部位的定植与生长,时间: 22-02-16 浏览次数:483
-
中山医院心内科教师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中山医院心内科教师团队名列其中。心脏,曾是手术刀最难以触及的禁区,在方寸之地“穿针引线”,容不得半点闪失。中山医院心内科教师团队在心脏的方寸之地,用创新破解着生命的密码。医者亦是师者,在课堂的三尺讲台,他们也用言传身教培育后起之秀。1999年,团队带头人葛均波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优厚待遇,辞去德国Essen大学血管内超声室主任的工作,回到中山医院心内科任职。近年来,在葛均波的带领下,团队以临床实际问题为着眼点,以国家卫生领域的时间: 22-02-16 浏览次数:289
-
“复旦肿瘤”科学家找到“最毒乳腺癌”疾病进展的调控机制约占所有乳腺癌人群15%~20%的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且缺乏有效治疗靶点的一种亚型,被业界称为“最毒乳腺癌”。短期内的复发和远处转移严重制约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多年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副主任余科达教授领衔团队,始终致力于寻找导致三阴性乳腺癌疾病快速进展“开关”的调控机制,并于今日(2022年2月10日)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首次揭示高拷贝基因ENSA是促进三阴性乳腺癌增时间: 22-02-16 浏览次数:345
-
复旦大学魏大程团队提出“分子机电系统”,实现精准生物检测生命体中与健康相关的一些标志物丰度,特别是在某些疾病早期,往往很低。在复杂的生物液体中,检测痕量标志物会受到大量背景物质的干扰。因此,实现生物液体中的精准检测对于生物研究、精准医疗和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魏大程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基于“分子机电系统”(MolEMS)的晶体管传感芯片,该成果以“在未扩增样本中快速、超灵敏机电检测离子、生物分子和新冠病毒RNA”(Rapid and ultrasensitive electromechanical de时间: 22-02-16 浏览次数:344
-
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效果“可预测”,“复旦肿瘤”团队首次发现三阴性乳腺癌铂类方案疗效预测标志物日前,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传来消息,该院王碧芸教授、胡夕春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陈舌研究员团队,在医学界首次发现小核仁RNA SNORD33对三阴性乳腺癌铂类药物治疗方案的预测作用。研究证实,小核仁RNA SNORD33在接受含铂类药物治疗方案、但疗效不同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群中,表达水平呈现出明显差异,可作为预测该治疗方案效果的标志物;研究团队还结合肿瘤转移情况,绘制出可以预测铂类方案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列线图。相关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分子肿瘤》在线发表。“最难治”乳腺癌时间: 22-02-16 浏览次数:422
-
生态学院赴湖南省乡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近日,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院长李法云、上海市邵阳商会党支部书记郑清平一行赴湖南省邵阳县郦家坪镇、湖南省新邵县朗概山村进行乡村振兴调研,分别与郦家坪镇党委书记谢四银及镇长唐林强等党政班子成员,湖南省信访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朗概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蒋波及村党总支书记刘正华开展座谈。李法云结合生态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就郦家坪镇乡村振兴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他表示,郦家坪镇在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可以聚焦产业振兴,科学编制全镇乡村振兴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要以人才振兴为支撑,加强与高校联系、向高校引智,为时间: 22-02-15 浏览次数:437
-
化工学院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答辩近日,化工学院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答辩。本次答辩会共收到169项申报书,其中创业实践训练项目13项,创新训练项目157项。项目内容涉及三废处理、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创新药物的合成和新能源绿色转化等众多国家重点产业领域。评审工作分为文本评阅和答辩两阶段,评审专家对所有项目申报书从先期的基础条件、项目具体内容和预期成果三方面进行考察,重点推选出有可孵化和产业化前景的创业实践训练项目进行线上答辩,并邀请有多年“互联网+”竞赛指导经验的教师进行点评。此前,化工学院从线下多场项目申报宣讲会、申报答疑到时间: 22-02-15 浏览次数:364